據新華社電 記者從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襄汾2014年6月下旬至2015年1月,陶寺考古工作者在山西襄汾縣陶寺村北,村北發現了兩周時期大型墓地。發現目前已探出墓葬1283座、兩周車馬坑1座,大型其中個別墓祭方式非常罕見,墓地對研究兩周至春秋早期墓祭制度具有重要意義。襄汾 陶寺北兩周墓地位于襄汾縣陶…
據新華社電 記者從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了解到,陶寺2014年6月下旬至2015年1月,村北考古工作者在山西襄汾縣陶寺村北,發現發現了兩周時期大型墓地。兩周目前已探出墓葬1283座、大型車馬坑1座,墓地其中個別墓祭方式非常罕見,襄汾對研究兩周至春秋早期墓祭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陶寺北兩周墓地位于襄汾縣陶寺村北的800米處,因近年盜墓被發現。2014年6月下旬,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專家組開始對陶寺村北墓地進行考古勘探和搶救性發掘。
經過鉆探,已大體厘清陶寺北墓地的范圍和墓葬分布情況。墓地總面積在24萬平方米左右,地勢開闊,墓區隨地勢大體沿西北—東南方向排列,東西長約600米,南北寬約400米。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王京燕介紹說,目前已在陶寺北墓地探出墓葬1283座、車馬坑1座。從分布情況看,陶寺北墓地應該有統一的規劃,墓葬因等級的不同存在小的分區:大型墓葬通常沿西北—東南主線排列,中小型墓葬集中散布于大墓周圍。墓區西北部墓葬年代較早,有的墓葬屬西周晚期,東南部已至戰國時期,墓地延續約500年。王京燕說,在2014年6月下旬至2015年1月發掘的7座墓葬中,墓口長度3米以上的墓葬在墓口北部或東西兩側有動物殉葬,一般為羊和狗。墓口周邊的動物殉葬沒有祭坑,是把動物直接放在地面上,蓋土掩埋。
個別墓葬墓祭方式獨具特色,非常罕見。一座春秋早期墓葬內,墓口北部距墓口20厘米處發現長12米、寬6米的玉石器祭祀掩埋層,多為碎石圭,也有少量玉圭、玉璧等玉器,此外還有兩件小陶罐。這些玉石器不在同一平面上,同樣沒有祭祀坑,也是蓋土掩埋?!皬哪壳鞍l掘來看,墓葬形制、棺槨數量、隨葬品多少等體現出來的等級制度及與之相應的祭祀形式在這個墓地都有所體現,這些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延展了兩周之際至春秋早期墓祭制度的研究空間?!蓖蹙┭嗾f。
責任編輯:付基恒